【江湖观点】印尼煤价因需求低迷继续下跌
美食 2025-04-05 14:46:13 510 0
在光伏行业升级组件功率的道路上,210技术与异质结技术相结合是推动组件功率破六进七的关键技术,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行业致力于深入挖掘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其特点为危险系数高、重资产、产品差异化小、扩产周期长、产能弹性低(一旦开工便难以停工,停工就可能损害设备)。但自2021年年初以来硅料价格大幅度上涨,2022年6月底国产硅料价格市场价达到289元/Kg,较2021年初的80元/Kg涨幅达近350%。
另外,我国硅料市场份额集中,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态势。其余四家企业均为局部检修,不会对全年的供应量造成太大的影响。2021年硅料与硅片的缺口达43万吨以上,硅料与组件的缺口达35万吨以上。01硅料为何疯狂上涨1、硅料环节扩产周期长成熟硅料企业新建产能达产周期在18至20个月,硅片与电池片产能建设周期在12个月内,组件则只需6至9个月即可形成产能,导致中下游需求增速远超上游供给增速,造成供需错配。预计Q3季度硅料产量19.6万吨,硅料价格将维持高位。
总结:上游硅料环节因技术门槛高、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且2018年至2020年产品价格长期低迷,扩产积极性远低于下游各环节等原因,造成2021年的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错配,硅料价格暴涨。02硅料产能何时会增加1、预计今年下半年产量增加,价格会有松动2022年Q3季度共有保利协鑫、大全能源、东方希望、天宏瑞科、洛阳中硅等五家企业检修,其中东方希望因起火导致一期项目停产(年产量3万吨),预计受此次检修影响产量2500吨。7月22日,协鑫科技在旗下子公司乐山协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乐山协鑫)颗粒硅出料现场,举行10万吨GCL-FBR颗粒硅项目首条装置生产线投产仪式,协鑫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董事局副主席、联席首席执行官朱战军,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以及战略合作单位领导出席投产仪式。
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乐山协鑫颗粒硅项目已进入稳定运行的良好状态,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工艺技术、成本控制等各项参数均达到甚至优于预定目标值。业内普遍认为,协鑫科技GCL-FBR颗粒硅作为下一代硅基新材料,以其低本高效与优异碳足迹等多重核心优势,将重塑光伏产业创新与科技格局,对未来光伏行业发展和清洁能源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据悉,相较于传统工艺制备的棒状硅,每生产1万吨颗粒硅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9万吨。公告称,乐山协鑫颗粒硅项目设计产能10万吨,是全球首个完全采用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思路、全新建设运行的颗粒硅十万吨级单体项目,该项目顺利投产代表颗粒硅产能正式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将有力推动全球能源碳中和目标实现。
作为国家专利,GCL-FBR颗粒硅技术是协鑫科技超10年潜心研发的黑科技,相较于公司传统工艺制备的棒状硅,GCL-FBR颗粒硅在成本、碳排放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乐山协鑫颗粒硅项目成功投运,将成为重塑世界光伏产业原材料产业格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新坐标。
根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推论,1公顷树冠面积每年可消耗205吨二氧化碳,即每生产1万吨颗粒硅相当于每年多植树190万棵。而2022年也将成为协鑫颗粒硅正式开启规模化产出的元年,为光伏产业链更快实现绿色高效研发制造,全球能源行业加速低碳零碳转型,提供了超然的科技支撑和坚强后盾。下一步,随着协鑫科技包头、呼和浩特等基地新增数十万吨颗粒硅产能的陆续投产,一硅难求的供需矛盾将得到极大缓解,颗粒硅在低本高效与优异碳足迹上的'双碳'外溢效应和多重核心优势将裂变式井喷。2021年10月,在取得中国权威机构首张颗粒硅碳足迹认证证书后,协鑫科技还拿到了由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颁发的全球首份颗粒硅碳足迹认证证书,证明其每生产1千克颗粒硅的碳足迹数值仅为37.0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大大刷新了德国瓦克公司此前所保持的57.55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全球最低纪录。
项目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水电资源丰富,项目享有得天独厚的绿色能源优势,将为乐山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发力碳经济提供强力支撑。该项目的成功运转,标志着协鑫科技GCL-FBR颗粒硅产能模块化复制能力已完全达到10万吨级,为公司未来迈向更高能级模块化复制赛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协鑫科技乐山10万吨颗粒硅基地的成功投产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全球能源紧缺、化石能源带来超高碳排放的大背景下,低本高效、低碳足迹的协鑫颗粒硅已成为中国制造影响世界的划时代硅能源关键产品。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能源时代,我们从海外进口化石能源,但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协鑫将锚定新一代硅能源颗粒硅,为世界贡献源源不断的绿色石油。
这标志着协鑫科技黑科技产品颗粒硅由6.0时代成功升级10.0时代。记者在乐山协鑫项目现场看到,一座座硅烷反应塔高耸林立,闪烁着金属光泽,一台台流化床连续作业,犹如小米粒一般的颗粒硅产品源源不断地出料。
在偌大的中央数据中心,工作人员个个紧盯大屏,紧张而有序地对每道工艺和实时数据进行监控、分析与调度。未来,协鑫将与全行业携手,共同为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从2006年协鑫科技进入光伏领域,独创GCL改良西门子法,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迅速成长为世界级多晶硅龙头企业,到如今GCL-FBR颗粒硅技术10万吨级规模化量产,16年来,协鑫始终致力于推动光伏技术升级换代,深度参与全球能源变革,为中国乃至世界光伏发电从平价走向低价时代、从高碳走向低碳排放做出了协鑫榜样。但协鑫科技依据其十年磨一剑的硬核功夫,从协鑫颗粒硅大本营徐州基地带着沉淀十余年的技术、经验、团队,挥师西南重镇四川乐山这片绿色硅谷沃土,将颗粒硅产能一下从万吨级推上十万吨级的制高点,一年内两度刷新光伏行业全球纪录。项目达产后,将有力缓解市场对GCL-FBR颗粒硅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彰显GCL-FBR颗粒硅的科技硬核优势,夯实在光伏原材料市场的领跑地位相比之下,非洲市场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完全可以通过合作,让非洲实现在本地自主生产光伏组件。非洲是应对气候变化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发展清洁能源是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潘家华表示,中国的光伏产业链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中方将与非方共同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非洲援助实施绿色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在非洲建设低碳示范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在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切实支持。电动车对燃油车的价格比已经达到1∶10。
海上风电每生产一千瓦的电,只需要花费两美分,成本十分低廉。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最大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市场,2020年中国光伏就业人数约为230万人,约占全球的58%。
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的消耗或成本相对具有竞争优势。
在日前举办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一届会议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表示,非洲光伏市场有很大开发潜力,中非可以通过合作,让非洲实现在本地自主生产光伏组件。潘家华介绍,目前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行驶100公里能够仅耗电12度,而柴油车需要消耗8升油。潘家华说,中国的电池生产也在全球排名第一。全球十大风机制造厂商也有六家来自中国。
因为光伏组件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就能带动本国的就业,从而带来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会议主会场设在北京的中国历史研究院,中非专家学者、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媒体人士等2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及全体会议。
潘家华表示,他对中国利用新能源技术满足国内用电需求充满信心。潘家华说,光伏发电在中国发展迅速,不仅能支持零碳目标的实现,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本届中非智库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携手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由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主办。他列举说,中国光伏组件三分之一销往亚洲其他地区,六分之一销往美国,三分之一销往欧洲,而非洲仅占3%;中国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
全球十大电池生产商有六个来自中国,其中宁德时代一家的电池生产量就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今年4月,中国企业以联合体模式签订埃塞俄比亚首个地热项目,投用后将优化埃塞俄比亚国电力供应格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在肯尼亚,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建设的加里萨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50兆瓦,是东非最大的光伏电站。
2021年,中国跃居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国潘家华表示,他对中国利用新能源技术满足国内用电需求充满信心。
电动车对燃油车的价格比已经达到1∶10。潘家华介绍,目前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行驶100公里能够仅耗电12度,而柴油车需要消耗8升油。
相比之下,非洲市场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完全可以通过合作,让非洲实现在本地自主生产光伏组件。在肯尼亚,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建设的加里萨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50兆瓦,是东非最大的光伏电站。